高中學科

高中國文如何命題與解題? 收藏

  新竹區高中國文資深教師/林凌雲老師   2017-10-12    高中 , 高中國文

  分享

Photo credit: dotmatchbox via Visual Hunt / CC BY-SA

看到許多家長討論到:「題目的答案為何不是這個?」「老師到底是怎麼出題的?」在沉思一下後,我試著以我個人教學經驗,提供大家參考。

首先我必須請家長先要有一個概念──不能以自己讀過中學,上過國文課,以前考得也不錯,以前如何現在如何,來解讀一份現在的試卷。畢竟現行的升學考試還是引導著教學和學校考試,但現在升學考試的重點和當年不一樣了。

那如果您是一位老師,也請您出題前仔細想一下您用心了嗎?

升學考試:入闈老師由題庫選題組卷

先從升學考試談起吧!教改後除了聯考變成學測、指考、基測、會考外,課程也由部編改成一綱多本或自行編訂。師資培育也大幅修正,師培機構大量生產。那關鍵的升學考試題目呢?早年多半是台、師、政、清輪流主持。但請注意:不是命題,是入闈選題。題庫則是在考前半年到一年已經秘密交付大學國文系所教授或是明星高中資深教師命題建立題庫。那選題標準則是依照鑑別度、信度、效度,一般會在入闈時產生二份試卷,由前一年度該科榜首學生試考,並於考後由學生說出題目要考的目標和核心概念,並計算其解題方式與時間和答對率。之後由審題委員和召集主委決定刪修,選擇一份。

現行的情況則是由心測中心(編按:師大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建立題庫,光以國文一科高中學測各題型至少上千題,由全國中文系所、有師培經驗的教授與高中資深教師,每年一月前繳交。出題標準流程與上述一致,不同處是選題必須符合課綱精神,能力指標及教學目標。而此二者相信每位國文老師每年教務處、課發會、教學研究會、召集人都會公告周知。

學校考試:老師從光碟題庫命題改題

也由於國文老師主修背景不完全一致,教學資歷不一,通常在寒暑假會有試教、每週也有一個下午的領域課程研習。一般會採取分工方式,產生主課教師,補救教學教師、命題老師、審題老師,在開學前形成定案。依照課綱及能力指標編訂教學目標,完成教案、教材、學習單,甚至編修自訂教材或補充教材。

出題則會在考前至少二周開始根據教學進度作微調,開始設計題型、占分比、及交付審題與召集人複審教務處核備。

但最大問題也在這過程,上學期結束前書商,尤其大校,會開始辦選書說明,當然人情世故及開發相關講義光碟教案教材,網站或題庫的光碟,及各類協助教學的用具,只要老師敢要,書商絕對立馬送到。因為這一決定版本就是三年,開學後書商也會應老師的要求免費邀請課本編者或作者到校,辦理研習的售後服務。

光碟則多半會連接上網註冊,裡面應有盡有,從歷屆考題、教案、補充教材、學習單,各校考題、教學PPT。外加教師手冊、ABCDE版講義、每個教師人手一份。所以在沉重評鑑壓力、督導、翻轉、行政、導師等工作後,考前能認真就出題原理原則自行命題的老師數量便可想而知。一則自行命題很難配得好,容易起爭議。二來光碟或上網只要輸入範圍、難度、題型、占分比,可以產生無數考卷含詳細解析。唯一要做的就是改一下題目選項順序和題目問法。除非你非常資深,或是曾參與補教界及書商命題,你審題時是很難說題目不好的。

所以題目就這樣產生了。這不是單一學校現象,而是普遍現象,當然也有改題高手。

學生答題:閱讀理解為得分關鍵

那學生該如何呢?其實這些題目並不差,但要注意兩件事:一是高中有單選,複選、多選。後二者差異在複選必定要二個答案,多選則一至全部都有可能;二是高職則只有單選,這是因為學測、指考、統測等考題的題型所導致。

通常在高一開始,題目會逐次類似於升學考試題型,只有作文及閱讀測驗二者較無法配合。

題目從基本的字詞、修辭、文意、文學常識平均分配。較易產生爭議多半是閱讀理解。閱讀理解若是從課文出題,一作者欄作者風格、文學特色、慣用手法。二課文題旨,會明確告知文章重心與核心概念。三課文賞析欄則會分段分句說明作者寫作意旨、句法、修辭、用意。依此三者加上上課時老師多半應該都強調每句的核心概念、關鍵字句、分段及全文核心和原文出處,在講述作者生平時也會論及創作此篇時的處境心境。

如果學習時用心,要答對並不難。但學校考得好,尤其月考,並無法看出學習效果。模考充其量只是猜,模仿升學考試。

重點得分在閱讀理解那四題,一般會有一題是熟悉的文言作家的作品,考的是對作者作品認知;另一題則是你絕對猜不中的文言或白話作家作品,考的是對作品的鑑賞與理解;再者會有一題是理解分析,選自翻譯或重要議題如環保、教育、科普、生命教育類,考的是你從文章中得到甚麼結論;最後一題多半是文學類鑑賞題。這不一定是文言或白話,考題會較深入,解題關鍵在找到關鍵句。

上述會有3-5題的題組,往往錯一題後面會跟著錯。散落到多重或單選的則多半是單句,或短詩的理解。所以概略以近十年的考題看,其實閱讀理解的配分相當重要,頂標也多半是靠此,此外理解能力強也連帶影響其他科的解題。當然作文的表達能力也建構在此。

訓練學生:解構分析、理解鑑賞

那對於學生而言,該如何?作者、題旨、賞析,絕對要與課文仔細比較,找到關鍵字、句。掌握每一課學習重點,在閱讀後,試著分析解構各段大意;嘗試以起、承、轉、合的架構來解開課文,再仔細閱讀作者風格及文學特色,以理解方式將注釋帶入;最後以賞析檢核自己是否充分掌握核心及關鍵,平日也應多讀完整各類刊物或書籍,練習這種解構法。書籍則多注意序與章節和評論。

解題其實就是解構題目,核心概念是訓練找到關鍵和理解進而鑑賞到其作家作品的特色、風格。

也就是可以先請學生把題目所問的關鍵字句圈出,然後再把全文瀏覽一遍找到關鍵字句。以此短文的關鍵字句所選出的答案與題目所問核心作比較為佳。

升學考試延續課綱精神強調的也是這個訓練過程,這對於往後進入大學有極大幫助。這也是多數科系會採計國文成績強調作文的原因。

所以無論老師、家長、學生,學習解構是必然的過程,沒有解構無法理解更無法建構(作文)創見。這樣的過程在國中便開始訓練了,因為在教育心理發展時期,中學六年是從具象理解到抽象理解,與建構自我的發展歷程。

語文學科尤其本國語文,所扮演的腳色便是橋梁與工具。此外世界各國皆會如此要求閱讀理解也是基於解構到理解,進而表達鑑賞自我所處的傳統與文化。

其實家長們可在教育部的官網或搜尋某某科能力指標即知道。

選文不應有文白或中臺二分,需慎選

此外,例如章回小說元明兩代如三國水滸已近似白話、西遊則與清代之紅樓皆為白話,課程多安排在高一高二;詩經屬於上古語又是十三經故列在高三,都已經考慮學生學習能力。現在已經放入或將放入的台灣古典文學如郁永河採硫記等,涉入太多當時名詞,故顯得生澀。文言文的經典其實在漢至宋代,白話文則在民初或當代,但當代部分白話文涉及作家的「國籍」與「認同」,如余光中VS黃春明VS陳映真,有的涉及宗教或文學性過高。

我一再強調「師資」,就是因為當前國高中國教師多為傳統中文系所,一對白話文不熟悉,二對十三經典籍當年的修讀又因為大學端教授缺少,所以最精華的白話文學不會教,最精華的文言文教不好。

選文應慎選,對文化傳承文學代表有意義的篇章。而不是強調文、白,或是中國、臺灣。這樣的二分法任何中文系所或臺文系所或世界華語文系所皆不曾出現。好比連橫臺灣通史序,從作者生平、人品、作品、文章都很糟糕、但為何入選過,因為他記錄了臺灣一個重要的文化脈絡,單篇文詞也都氣勢不差頗有大丈夫當如是也的豪氣,一如正氣歌。但現在教育當局問題不全是出於執政者意識形態,更夾雜事務官官僚習氣,外加上教改一昧崇尚歐美或偏頗狹隘的格局。導致今日學生國語文與文學程度低落。

既然是要國文科傳承文化和語文素養,那請專業化。把不屬於文學或語文素養的因子去除,回歸專業,莫讓行政、口號,取代文學與語文培育的專業。「態度決定高度,高度展現格局」,沒有格局謂之失格,失格就喪失視野。教育是精耕農業,不是工商服務,這是現在教育界最大的問題。

其他太深入的語文發展演變或文白之爭與鄉土文學論戰,涉及太多太專業的文學領域,我只想問的是:我們如何從最容易取得、最貼近文化的華語文學2000多年的百萬篇章中選出鳳毛麟角又具代表性、語文學習素養、文學文化傳承的篇章,標準在哪?師資在哪?教學目標?考試方式?誰說了算?是官僚?還是意識形態?還是「孩子的未來」?

盲目亂選,想害死幾代?華語文因兩岸政治各自內部及互相的鬥爭已斷代,現在我們是否該想想,要留給後世什麼?孩子的競爭力核心是語文理解和文化自信,我們選文或教改到底是進步還是摧毀?真的不想搬出孔子或韓愈師說或賴和楊逵這些大師的理論,我很難想像這些基本素養,中文系所畢業的專家不知道。

我是很真誠希望給新手老師和家長孩子,甚至關心教育的各位正能量,以很實際簡單的務實說法,讓大家不要恐慌或埋怨,畢竟孩子是自己的,但孩子的態度取決於我們的心態。教改再怎麼改,20多年我就看著它變,有一點不變就是沒敢動升學考試。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經作者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中學國文命題與解題


 返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