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考情

【111考招】「學習歷程」讓大學更能適性選才 收藏

  中央大學招生組組長/周弘偉   2018-08-16    108課綱 , 新考招

  分享

隨著12年國教新課綱確定於108年實施,大學考招新方案也將於111學年度上路,這次的考招新方案除了回應高中對高三下學期教學正常化而將個人申請的作業期程往後調整至五月底外,最大的變革就在於「學生學習歷程資料庫」的建置與導入。

學生(高中)學習歷程資料庫的建置,對於大學招生作業而言,有二項重大意義:

一、申請入學審查將可更加優化

在學生學習歷程資料庫啟用後,學生的學習歷程將會有四大部分:基本資料、修課紀錄(包含必選修課程與成績)、學習成果與多元表現。

(一)修課成績:現行各高中成績單呈現資料與格式不統一,往往造成審查人員評量上的困難,而未來學生學習歷程修課成績格式一致化後,將有利於審查評分作業。

(二)必選修課紀錄:在新課綱大幅降低必修學分,提高加深加廣與多元選修課程學分後,學系得藉由學生的選修課程發掘學生對申請學系是否有真實興趣或具備相關能力(例如:選填大氣科學系學生是否有修習地球科學領域選修課程等),有效改善現行備審資料中往往不易找出學生與學系的連結性問題。

(三)學習成果:學系得透過書面報告、小論文或實做作品等質性資料,判斷學生於修課成績以外的學習狀態或進而發掘其學習潛力。

(四)多元表現:直接由高中或競賽主辦單位上傳的學生校內、校外多元表現,將有助於改善過往學生自行提供相關證明的可信度。

上述的四大部分中,特別是選修課程紀錄與學習成果二個項目,是無法經由標準化學力測驗(如學科能力測驗)評量、且於現行備審資料中較為缺乏,但卻是學系能否發掘「適性」的目標人才之關鍵。

此外,教育部為強化各大學對學習歷程審查能力,已邀集筆者任職的中央大學在內的17所大學推動招生專業化發展計畫,將依據學系不同特性及選才目標,分別建立學習歷程評量尺規,做為審查者評審依循,並透過專家邀講、個案討論、試評與分析改善等步驟培訓審查人員專業審查能力。同時,教育部亦已規劃將招生專業化計畫逐步推展至其他大學,以全面性的提升各大學審查的嚴謹性、客觀性與鑑別力。

二、有助於招生方面校務研究

過往學生的個人申請備審資料皆是紙本或PDF檔案格式,不利於進行招生方面的校務研究,而面對可能來自於上百所不同高中的申請學生,評審委員在不見得了解所有高中的定位或教學現況下,於審查時即易於出現過往以來屢受外界質疑的對少數明星高中畢業學生較為有利,或過度重視學科能力測驗成績的情形。

然而,筆者任職的中央大學經校務研究分析個人申請各高中畢業學生進入大學後的學習表現,卻顯示「許多社區高中畢業學生的學習表現不見得比都會型明星高中的畢業學生差」,以及「學生高中階段的學業成績與進入大學後的學習表現具有高度關聯性」等現象。因此,在學生學習歷程資料庫啟用並提供可運算格式的學生高中量化成績給各大學後,將有助於各大學對學生的高中成績、學測成績及入學後成績進行更深入的校務研究分析,進而將結果再回饋至招生作業。

綜合以上,大學端期待由學生學習歷程資料庫產出的學習歷程,能成為展現學生高中全面學習成果、且呼應課綱的備審資料,進而協助大學各校系找到目標人才,真正落實適性揚才的多元入學精神;而大學端對學習歷程的重視與採計,亦形同對高中教學與輔導的回饋,進一步促使高中更落實新課綱強調引導學生適性探索、多元選修的教學精神;同時,我們也期待,在學生學習歷程資料庫與各大學招生方面校務研究的穩健發展後,未來申請入學大學端審查將以學生學習歷程為主,逐步降低或取消面試的舉辦,使學生及家長無需再為了申請學校而南北奔波,達成大學、高中與學生及家長三贏的局面。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節錄),原文請見:大學端如何運用學習歷程招生及對學習歷程資料庫的期許



 返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