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開講

【新竹】明新科大校長林啟瑞:選校看特色與業界評價 收藏

  口述/明新科技大學校長 林啟瑞 整理/大學問編輯 鄭詠澤   2018-12-29    機械群 , 電機與電子群電機類 , 工程學群 , 明新科技大學

  分享

明新科技大學校長林啟瑞認為選擇學校要看它的過去及未來,校友在業界的評價會影響就業機會,學校的特色領域是否與趨勢接軌,更關係著未來的發展。



想要就讀科技大學的學生,面對國立科技大學僧多粥少,大部分學生還是會進入私立科大,因此選擇學校的時候,務必先了解各校的強項,還有畢業校友在業界的聲譽。

學校的知名度或說聲望,是校友在業界努力、數十年累積下來的成果,如果校友普遍受到業界歡迎,學生將來也會比較容易就業。以明新科大來說有52年的歷史,畢業校友超過10萬人,龐大的校友群多年來在業界優異的表現,培養了深厚的人脈及良好口碑,企業對明新畢業生的好感度在私立科技大學中是屬一屬二的。明新校友於工研院服務的人數,也是全國私立科技大學第一。

大部分私立科大的學生都是就近入學,造成私立科大帶有明顯的區域色彩,這對學校及學生都不見得是好事。區域化就像一灘死水一樣,水沒有流動,不但不會進步還容易發臭。我認為學校要努力突破區域化的限制,要創造差異化,打響名號,讓外面的人願意流進來。


林校長認為選校要看學校的特色領域是否符合產業發展趨勢。

類產線教學 連線產業

國立科大重視研究,肯用心指導學生實作的教授就越來越少,學校也漸漸不強調實作能力。我以前考臺灣技術學院(現為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的時候,必須要有一年工作經驗才能報考,考試科目還包含車床、焊接等術科,現在國立科大考試強調學科,導致學生的術科退化,對技優的學生來說是一種浪費。而私立科大重視實作能力,讓學生畢業後馬上可以跟產業對接。

為了創造區隔,明新科大定位自己為產業大學,學生的課程規劃、實習及語言,都會特別著重跟產業的連結。明新附近的產業聚落包括封裝測試及自動化產業為主,我們就在學校裡建置類產線基地,讓教學與產業結合,比如學生在校內做過封裝、測試,到了封裝廠,幾乎不需要再一次的教育訓練。

科技進步速度一年快過一年,產業的起落週期也越來越短,以前在學校學習的知識可能有5年、10年的保固期,現在也許過了2、3年的時間就過時了。教育部現在推動「系進院出、院進系出」,就是為了讓學生彈性跨領域選修課程,好因應產業快速變化的需求。產業在變,我們也要與時俱進。當知識與技術汰舊換新的週期變短,學校也要跟著調整。

機器人領域 跨域整合

目前最熱門的機械人專業就是一種跨域整合的學習,因為機器人不是只有機械系在做,電機系、資工系也有參與投入。機器人是明新科大的特色也是強項,在國內各大機器人競賽中南征北討,可說無往不利。舉今年機器人比賽的題目為例,參賽者要設計一台機器把一堆各種顏色的球分類。把要的球撿起來,不要的球放掉,這牽涉到機構設計還有馬達控制;要追求速度還要分辨先後次序,這是控制方面的應用;辨識是用雷射、影像辨識還是其他技術,這是光電的領域;辨識使用的程式、資料分析是資工的專業,也許還要考慮材料的選擇等等。明新科大智慧機器人學院會在PLC程式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馬達控制、晶片、介面、機構、傳動、機動、辨識、程式的撰寫等所有相關技術規劃一系列的專業課程,以訓練對這個領域有興趣的學生。例如控制技術,學生要學習PLC控制及氣壓控制, PLC是發出訊號,決定撿球的先後次序,氣壓則是控制實際上撿球的動作,然後在機構方面學怎麼設計,機器人的動作會更輕巧俐落。

雖然這些都是已經成熟的技術,但是科大的學生需要學會使用程式,配合機構的概念應用在產品上,克服很多現場的問題,這些都是對機器人領域有興趣的學生未來所要學習的。這樣訓練出來的學生,有紮實的現場經驗,在實作中培養出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可以從中發現自己未來想要繼續研究的領域,即使以後在職場上遇到新的障礙和困難,他們也會知道怎麼去找破口、突破障礙。

明新科技大學校長 林啟瑞 小檔案



★出生:1955年

★現職:明新科技大學校長

★學歷:臺北工專(五專)機械工程科(現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灣技術學院機械系(現為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學士、碩士、交通大學機械所博士

專長及研究領域:CVD(鑽石薄膜被覆)、RF(非晶形鑽石鍍膜)、DC濺鍍(金屬鍍膜)、機電整合設計、電子手工具設計、球墨鑄鐵鑄造、鑄鐵之熱分析技術、場效發射平面顯示器(Field Emission Display)研發、生醫材、電漿表面改質、RFID設計與應用等

★專業所屬大學學群:工程學群機械工程學類

★專業所屬技職群類:機械群電機與電子群電機類


★想看更多校長開講嗎?請參考:【大學問週末報】台灣.香港大學校長,給高中生的生涯指南



 返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