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學科

【高一公民】多看需要的新聞,獨立思考 收藏

  臺北市立西松高級中學公民與社會科老師/蘇建勳   2019-03-10    高中公民與社會

  分享

恭喜各位同學進入理想的學校就讀,面對全新的學習環境多數人都可以在短期內適應,但面對全新的學習內容可就要發揮一點小功夫,才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成果。

首先,先介紹「公民與社會」這門課。公民與社會科的內容大概含括大學裡的社會學、政治學、法律學、經濟學等學科的基本內容,以及與這四門學科相關的媒體識讀、國際關係、兩岸關係、自我發展心理學等,大抵就是大學裡的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科系的基礎知識。

內容看似包羅萬象,但卻是非常的生活化,上課的內容都圍繞在同學身邊,例如:你/妳如何與社會互動?你/妳要如何理性的作選擇?你/妳可以如何影響媒體內容?勞工、環保與經濟發展是衝突的嗎?現今的國際局勢與兩岸關係如何形成?公共政策是如何作成的?政府政策如何引導經濟發展?

也因為公民與社會科的內容就是人們的公共生活,因此同學一定要多瞭解、多反思社會上種種的議題。以下就針對公民與社會科提供各位高中新鮮人一點學習上的建議。

養成多看新聞的習慣

第一,建議同學多看新聞。獲取新聞的管道很多,每個人習慣都不一樣。我個人首推每天晚上7點到8點播出的「公視新聞」。公視新聞都會播出國內外重要的政治、經濟、社會、教育、文化、體育等新聞,選擇播出的標準是「人們需要看的新聞」。而公視新聞不會播出的是「人們想要看的新聞」,例如大量透過監視器拍到的影像,或是無關緊要的名人花邊消息。

在此,同學可以先思考幾個問題:

1.這裡所談到的「需要看的新聞」與「想要看的新聞」有什麼不一樣?

2.在看公視新聞的同時,同學也會發現該頻道的畫面比較單純,為什麼會這樣呢?

3.公視新聞的品質比較好,但是收視率為什麼比一般商業新聞臺還要低呢?

此外,同學在看新聞的同時,除了接受新聞訊息之外,也要針對各種訊息一再的問「為什麼?」並與爸媽或老師討論,試圖找出答案,否則容易被新聞來源所誤導。

上課專心聽講

第二、上課專心。這雖然是基本常識,但我還是要不厭其煩的提醒同學。能站在講臺上的老師都受過一定的訓練與篩選,也會想辦法將各領域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因此跟著老師上課的節奏來學習是最有效率的,而且老師上課的講解與舉例,可以加深你/妳的印象,大幅縮短同學回家複習的時間。在上課時遇到不明瞭的概念,在老師離開教室之前,同學也要去問清楚,老師們都樂於回答學生的提問。

若有在新聞中不懂的社會議題或社會衝突時,也可以問問老師爭議各方的意見是什麼?該事件來龍去脈如何發展?政府、NGOs與企業的態度各為何?我相信公民老師們隨時都歡迎同學的提問。例如今年11月要舉辦地方選舉與公民投票:同學就可以想一想:要舉辦哪些選舉?其選舉制度的優劣與影響?候選人們提出什麼政見?有哪些公投議題?各公投議題的爭議點為何?各類投票資格的年齡為何?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在瞭解上述各項議題後,你/妳的想法是什麼?

以上是培養未來公民「素養能力」的最簡單方式,可以培養同學帶得走的能力,但是面臨考試時,還是要多多練習,因此最後一項是針對準備考試所作的建議。

選擇品質優良的試題練習

第三、練習品質良好的題目。在同學具備社會關懷與紮實知識後,若能練習一下題目,心裡也會更為踏實。在此先跟同學特別說明的是:「現在學測與指考的題目絕對不艱澀、範圍絕對不超過課綱」,重點是同學練習題目時,各概念與理論一定要清楚的瞭解。

同學對學科知識有清楚正確的瞭解後,再練習題目。練習題目的目的是協助你/妳發現是否有學習上盲點,並提示學習重點,因此在高三複習階段,可以上大考中心的網站下載題目與解答來練習,每題題目與各個選項務必弄清楚,知道為什麼對或為什麼錯。而大考中心網站上的歷年試題都是經過許多人的重重把關,有一定的品質,同學也可以更直接而清楚的掌握命題方向與學科重點。

參加社會科學的相關競賽活動

最後,若對社會科學有興趣者,可以參加相關的競賽與活動,例如每年舉辦兩次的小論文競賽,或是各校都有開設可以跑班的多元選修課程,其中與社會科學相關課程的作業大多以專題報告作為評量,同學可以發揮「探究與實作」的精神來完成作業,相信對公民與社會科的學習更有幫助。

預祝各位同學在未來的學習路上都能順順利利,三年後能進入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大學校系。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高一學習小叮嚀-公民與社會


 返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