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大學校園 / 【最HOT教授】高科大俞克維 耕耘海事育才無數
【最HOT教授】高科大俞克維 耕耘海事育才無數 收藏
轉彎走進海事教育
從小在屏東楓港海邊長大,海,對兪克維來說,是自然而然的存在;而來自教育世家,教育工作也是一份耳濡目染的使命。曾經,兪克維將教育工作設定為未來職涯發展的唯一目標,然而,熱愛電學的他,一度駛離了航道,跑去五專念了電子,畢業後,又拐進基隆海洋大學轉念航海,從臺灣尾駛向臺灣頭,與教育工作看似漸行漸遙遠,卻與海洋逐漸孕育出微妙的連結。「改念航海完全是誤打誤撞。」兪克維說,從誤會開始,但在海洋大學裡,他看見了海洋的多元與豐富,「學校包含不同樣態的海洋學科領域,除了航海系,還有養殖系、食品系,甚至航管系,從多樣的類科,一窺大海多元、有趣又專業的內涵。」這樣的發現,讓他決定投身海洋領域。
兪克維的第二個發現,則促使他走向海事教育。「每個行業,都有其特殊的發展性,只要你願意堅持下去,就能獲得出人頭地的機會。」他指出,臺灣整體經濟有90%以上必須倚靠海運運輸,但臺灣每年僅有1,100名航海輪機生從學校畢業,少數關鍵地位不言可喻;然而,由於海上工作辛苦,畢業後願意真正投入海運領域的不到200名,20年後仍依然堅持海事工作者更不及20位,但他們早已於各大航運企業任高階職位。
因此,當企業尋求接班時,可以找誰擔負起營運管理之責呢?答案仍然是:只有跑過船的才懂船。「只要付出努力與堅持,就有出人頭地的機會,這是我願意留在海洋領域,也願意讓我的學生留在海洋領域發展的主要原因。」
俞克維(中)對於海事教育仍然有夢,希望有更多學生畢業後仍在海事領域耕耘。
融合電機電子與航海
取得海洋大學航運技術研究所碩士,以及中山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博士,兪克維的所學經歷橫跨電子、電機與航海,他將三者融合,應用於海事教育,30年來,歷經海洋大學、海事專科學校、海洋技術學院、海洋科技大學及澎湖科技大學,一路從助教做到副校長,海洋二字,已經深深寫進他的血液中。寫進血液裡的,還有來自父親傳承的特質,堅持。這份特質,讓兪克維能夠熬過海上的漫漫歲月,也能夠完成陸上的教育使命。
「父親認為,教育是一種堅持,是良心的堅持,更是對教育理念實踐的堅持。」他指出,26年前,臺灣海事技職教育中,仍缺乏一艘可以將海事教育實踐與延伸的實習船,而當時擔任澎湖海事學校校長的父親俞朝慶先生,便與多位海事學校校長合作,不斷努力向政府爭取,最後終於排除萬難,打造出全臺第一艘實習船「育英二號」。
延續父親使命 打造實習船
26年後的今天,兪克維起而延續父親所懷抱的教育使命,持續為打造新的育英號四處奔走,而這一奔走就是10年。10年來,每一任教育部長上任後,兪克維總是不遠千里前往拜訪、簡報,就是希望能有足夠預算,重新打造實習船,使海事教育的實習任務不中斷。漫長的遊說與等待,就像航行在孤獨的海面;而堅持不放棄,是因為父與子都看到了教育現場與未來的需求,「如果一件事,對於未來的教育發展會產生正面積極的影響,那麼無論有多難,都值得我們去努力。」
身為第一位獲得師鐸獎肯定的海事教育者,56歲的兪克維,對於海事教育仍然有夢,他希望當退休的日子來到時,在退休餐會上,可以看見畢業後仍在海事領域耕耘的每一位學生,「但是,只有經理級以上的學生,可以上來讓我摸頭。」他笑著生動描繪著,「我相信,到那時,我會摸到長榮、陽明、萬海經理的頭,他們一定是我的學生。」因為他們和兪克維一樣,曾經努力走過海上艱辛歲月,以專業證明自我價值,他們的堅持,值得喝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