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運用圖表學好歷史? 收藏
臺中一中歷史科王騰億老師 2016-06-20 高中 , 指考
Photo via VisualHunt
「老師,歷史要怎麼讀?課本的東西我都有背啊!為什麼還是考不好?」
作為一位歷史老師,這是我最常被學生問到的問題。這的確是個好問題,在以往那個填鴨的年代,歷史科的讀書方法,不外乎就是把課本上的人名、事件全部都死記、死背,如囫圇吞棗般的「背多分」;然而,這是個笨方法,而且是個學習成效甚低的方法。
不可否認的,人文學科常需透過背誦的方式來累積,但,不能只是靠背誦的方式。要知道,人的學習,初期都是從形成短期記憶開始,而短期記憶消失前,如果能透過適當的引導,就會形成長期記憶,這才能算的上是有效的學習。那麼要如何對歷史進行有效的學習呢?
不急,先讓我們來理解一下「歷史」這門學科的特性。首先,要問「什麼是歷史?」,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會回答「過去曾經發生過的事」;很好,這個回答便揭露了歷史這門學科的第一個特性-「時間」。
第一步:自製主題式年表
所以,要學好歷史的第一步,我通常會告訴學生,去做個年表吧!最好是做個「主題式的年表」,而不是流水帳式的年表,而且,一定要自己親手去做,不要假手他人,或是用書商現成的年表。
為什麼要做主題式的年表呢?理由很簡單,做年表,能讓學習者對於所學的內容作一初步的省思與檢視,把所學的時代發生過什麼事作個分類整理,然後依時間先後次序排列起來。這個初步省思的過程,其實就是把剛剛學習的歷史知識從短期記憶轉為長期記憶的第一步,算是熱身運動。年表做好了之後,就不難發現不同歷史事件之間的影響與關係,這對於學習者建立歷史最重要的時間邏輯觀念和梳理歷史的脈絡有很大的幫助。
第二步:畫出心智圖
而接下來,我通常會要求學生針對所學的單元試著去畫「心智圖」,畫心智圖的目的,是要讓學生針對所學內容去進行深刻的思考與分析,透過思考,把該單元所學到的個別知識點之間的關係找出來連成線,而這知識點間的連線,除了縱向的因果關係連線之外,還要進一步找出橫向的影響性連線,最後各線相互交織統合起來作出歷史的解釋,也就是「面」。
這樣一個深層思考的過程,可以幫助同學把短期記憶內化為長期記憶,讓學生對於歷史知識的學習,不再是一個個死背下來。說不出所以然的生冷名詞,而是許多能說出因果關係、影響,甚至是自己想法的觸類旁通、活學活用的觀點。能夠確實做到這一點,歷史的學習就可以說是初步完成了。至於應付考試這件事,當你已經能用自己的話語將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影響都說清楚,甚至提出自己的觀點或理論,歷史考試的成績還能差到哪去嗎?
唯有「思考」才能學好歷史
總的來說,歷史這門學科的學習方式,重點在「思考」,光看書,只是做到了「背」這個最初步記憶的功夫;還要動手去整理、去畫,在這過程中,才能做「思考」的功夫,才能把知識點活化為歷史的學問的,而這才是學好歷史最根本的讀書方法。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如何運用圖表學好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