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考情

學測級分≠多元選才關鍵 收藏

  景美女中總務主任江信良   2016-03-23    高中 , 升大學 , 學測

  分享

Photo credit: Lordcolus via Visualhunt.com / CC BY

景美女中總務主任江信良老師強調,「多元學習,就要屏除成績迷思。」他從今年臺北市高三生學測成績不太理想的現象出發,提供大家對於學科成績之於升學的反思。

北市教育資源與社團活動相對豐富

之前一直想分享,但想到是長篇大論就懶了,不過前幾天看到臺北市的某所高中因為今年滿級分掛零,該校高二老師研議一些精進作法,包括社團活動與手機管理等緊縮規定,引起該校學生部分學生的反彈,今晚有空就來寫寫!

在這個新聞出來之前,我就曾經在任教高一的班級分享這次的學測總體狀況,普遍會認為臺北市學校考得相對沒那麼理想,而中、南部公立學校與部分私校相對崛起,當時我就跟同學分享臺北市的學校在檢討的時候,難免會朝向社團或課外活動太多進行檢討,所以不是事後諸葛亮。

從以下幾點分析:
一、先從臺北市的教育資源談起

臺北市(甚至新北市)因為資源多,也就是經費相對充足,所以除了可以申請教育部的計畫外,臺北市本身又給了很多競爭型計畫,例如這幾年的領先計畫,幾乎通通有獎,要求每個學校能在課程計畫上精進,為了配合未來課綱多了選修課程,鼓勵老師們創新課程,多開選修,所以開了很多非升學學科課程,我認為從多元學習探索的角度,讓老師教他的專長,讓學生選擇他的喜好,這是好事;而中、南部公立學校相對資源少,私立學校專注於升學科目,所以在以主要考科成績為主的選才考試,會有今年學測的結果,其實不意外,而且這不是今年才發生,是累積了幾年的結果。


二、就臺北市與其他縣市的課外活動談起

臺北市市立的高中就26所,加上兩所附中,共有28所公立高中在小小的臺北市,加上捷運的便利與網路的聯繫,臺北市的高中串連性很強,社團活動辦得很多,規模又大,的確佔了學生不少的時間,學生的時間管理是每個學校與家長頭痛的問題,這都是事實。(同學們看到這裡,可能以為我要說教,或許有一點,但請耐心看完)而其他縣市與私立學校的課外活動相對較少且單純,所以不會像臺北市的學生到了成果發表的季節,花很多時間精神練習,或者到處趕場支持同儕。

多元學習應破除成績迷思

有了前面的理解基礎,我的結論是:

一、升學的考試與選才制度不參照多元能力,要學生多元有何用?

很多人說臺灣是考試引導教學,會講這句話的人,一般接下來就是開始批評臺灣的教育制度之類的。但事實上,哪一個國家不是「考試引導教學」?外國一般課程都上到下午兩三點,就讓學生去進行課外活動了,為什麼?因為外國要申請大學沒有課外活動的學習成就,根本不要想申請好大學!

但回頭想想,我們制度較為接近的學測後甄選制度,大學端參照了多少學生的多元能力,我常在想那些積極參與社團的學生們,能在舞台上把臉面對著台下幾百人的場合,進行歌唱表演、協調的舞蹈律動或極需團隊默契的演出,這些都是能力,他們急於表現是因為這些學生充滿了「我準備好了」的自信,與投注在某個興趣上的專注熱情,請問我們現在的甄選制度考的出來嗎?


二、檢討的方向若只是在乎幾個滿級分,只會讓教育再走回頭路。

如前所述,相信不只一所臺北市的公立學校在檢討學測成績,而且指向課外活動多,但其實有些學校的頂標比例或總體成績比去年還好,相對的很多私立學校開設「國立大學保證班」、「醫科班」,以獎學金吸引成績頂尖學生就讀,我真心覺得私立學校要生存無可厚非,但有多少私立學校校內的高低分落差,所造成的資源分配不均等扭曲現象被看見。在媒體報導私立的崛起時,沒看到這些問題,大家檢討的方向是沒考出滿級分,而無視總體成績,家長的升學迷思就會造成教育走回頭路。


三、所以簡單的說,真正要改的是考試選才制度,參照學生多元能力。

或許是文化的關係,臺灣大部分的人還是覺得小學、國中、建中北一女、臺灣大學、外國名校,然後醫師、律師、工程師的線性發展思維。而去年帶學生去了一趟南非,遇到了很多當地華僑熱情的接待,我每遇到一位,都會問:「當年怎麼會來南非?」回答內的類型大同小異,例如:「就高中畢業後去當兵,當完兵後,叔叔問要不要去南非工作?沒想太多就來了!」這些人在當地的發展與影響力之大,為國家做了很多事,這些都是非線性發展的人耶!(不管線性發展或非線性發展沒有對錯,但必須肯定的是都有不同的成功方式)

不過若要做到跟外國一樣參照學生多元能力選才,很多制度上的問題真的有待克服,包括家長的觀念、制度公平性必須有權威與教學文化的改變,舉例來說,外國的班主任(導師)對於班級同學的考核,絕對不會是像「樂觀合群、品學兼優」等八字箴言或十六字箴言,而且可以從電腦選句出來的,而必須是長期的質性評量。


四、最後,回到學生身上,老師檢討了制度、檢討了師長、檢討了社會價值,希望一起進步,但也請同學們真的思考一下,是不是有些社團活動真的太over了?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有些非常over! 一場高中社團的成發,從租場地、成發本、燈光音響設備,一場下來花費20、30萬者,所在多有,曾有一位他校主任很生氣的跟我說,太誇張了,花60萬!我想這樣的價值觀真的很少人會茍同,這些事真的不能怪師長機車。投入跟over是兩回事~~~~

師生一定要彼此理解,不然就只能永遠重覆價值觀的衝突。

再引用一次美國前總統亞當斯在兩百年前說過的話:「我們上一代之所以從事軍事與政治的原因,是為了讓我們這一代從事科學與哲學的研究;我們這一代之所以從事科學與哲學的研究,是為了讓我們下一代從事音樂與藝術。」

 返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