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

【最HOT教授】中原產業熊震寰 強化實作創新育才 收藏

  張明華   2018-01-08    中原大學

  分享

面對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以及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競爭,年輕學子該如何及早因應、迎接未來挑戰?中原大學產業學院院長熊震寰一語點出「強化實作力」的重要性。

強化實作力,人才培育應與時俱進

曾經擔任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資深顧問、德記洋行董事長兼總裁的熊震寰,企業經歷相當完整多元,長期觀察企業與教育界動態的他,談及目前的產學問題,開宗明義就談到,實務人才的匱乏不僅是臺灣高教界的問題,更已成為世界各國企業界CEO最頭痛的難題!

會造成如此窘況的原因之一,他認為出在過去20年來人類生活出現急劇變化,但教育環境與培養人才的架構及模式卻沒有跟著與時俱進,以致造成「學」、「用」之間的落差日益擴大。

熊震寰直言,年輕人必須具備溝通交流、解決複雜問題,以及能和不同背景、不同想法的人一起合作、協同創造的能力。與其擁有多張證照與高學歷,還不如從實作中去發掘、找尋自己的天賦,透過實作探索自己熱情之所在,藉由熱情發掘所長。對此,他建議大學生應該培養與具備動手實作的能力,從中養成可以被企業所用的才能。

成立產業學院,大學產業無縫接軌

在讓學生動手實作的過程中,必須透過專業人士的引領,因此,企業界不能再像過去一樣,等待學校培養人才,而要主動投入資源,幫忙學校培養人才。熊震寰語重心長的表示,目前全世界約有三分之一的企業都已意識到這樣的人才問題,像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許多企業,都紛紛拿出資源投入與學校的產學合作及育才機制,但臺灣這部分則還在萌芽階段。

而這亦是中原大學在2015年5月首開大學先例,成立產業學院的宗旨所在,就是希望透過跨領域學程、就業學程,以及實習與就業輔導等課程與方式,來翻轉大學教學機制、打造創新育才模式,並結合企業資源,邀請產業界主管與業師共同參與課程規劃與教學,藉此達到「學用合一」目標,協助大學端的人才培育機制與畢業生能力更貼近企業需求,強化產學之間的合作,讓大學育才模式與產業人力需求可以「無縫接軌」,提升學生未來的職場競爭力。

簽署行為共識書,解決真實世界問題

擔任首任產業學院院長的熊震寰表示,其實中原大學還未設立產業學院之前,就已經先成立就業學程,產學學院的誕生可說是就業學程往上發展的第二個版本,其使命是希望推動更深入的學用合一模式,讓學生直接處理真實世界的問題,進而具備開創動能。

他以自身教授的「使命感行動專案實作」為例,曾經有年輕學子因為看到視障者行動不便的困境,而發想出結合Google地圖導航系統與紅外線技術,研發專為視障者量身打造的「導航夾克」,只要穿上它,視障者就能設定好外出路線,由導航夾克引領他們前往目的地,不需要再仰仗其他人帶路。熊震寰說,類似像這樣的idea就具有很不錯的開創性,既可幫助有需求的族群,又兼具創新力。

「上課前我就告訴學生,這絕不是一門輕鬆就可拿高分的營養學分!」熊震寰笑著說,由於他的課相當紮實、具挑戰性,其他課程得花一學期才能完成的教學進度,在他的課堂上,學生用兩個禮拜就得完成相關課程作業;因此正式上課前,他往往會先打開天窗說亮話,提醒學生這絕不是一門可以輕鬆混過的營養學分,而是讓學生親身「實戰」的真實課程,藉此讓學生有心理準備,並思考是否確定要選修;若決定要選修,學生還要簽署「行為共識書」,一旦缺課三次就要退選,以確保學生不會浪費資源。

上課第一周,熊震寰會先讓學生了解為何全球大學生被企業的「退貨率」這麼高?原因出在哪裡?透過讓學生看到真實數字,強化他們的學習動力。第二周則在課堂上介紹全球有為青年做了哪些事?聯合國在談什麼大議題?學生必須要能見賢思齊,思考自己要如何改變社會,並擬出目前有待解決的議題、撰寫議題架構與研擬解決方案。

突破層層關卡,研擬可行之道

除此之外,學生還要去思考這個議題方案有沒有執行的可能性,並告訴老師為什麼想關心這個議題?熊震寰強調,學生不能「呼嚨」老師,每個議題架構都必須經過「深思熟慮」而來。他舉例,有學生表示,因為夜間睡覺時聽到豬隻哀號,而引發想要改善豬隻飼養環境的動機,這時候他會進一步請問學生,他的住家離養豬場有多遠?為何能聽得到豬隻的叫聲?

在有了確切的議題發想動機之後,接下來就是實作部分。學生必須透過各種方式,多方蒐集世界各國豬隻養育場的環境、設備等相關資料,進而從相互比較與了解中,研擬適合臺灣的豬隻養育場改造方案。不只如此,熊震寰認為,光只有想法還不夠,必須再親自拜訪養育場主人,與對方溝通、交流,才能真正發掘問題所在,研擬可行的改善之道。

熊震寰形容,每一周的課程進度就像一道關卡,學生得認真思考、蒐集資料、集思廣益、想方設法,才能突破一道道關卡,過程中往往會有不少學生提早「陣亡」,最後能真正站上講台報告具體成果的學生更是少之又少。然而,這正是未來學生進入社會後所面臨的真實世界,在職場上,老闆或主管不會像學校老師般可以給予學生包容,每個人都必須拿出真本事來一一通關,才能在企業界占有一席之地。

體會「讓不平凡的事發生」的過程

除了中原大學產業學院外,熊震寰也在國立政治大學開設「社會創新專案實作」通識課程,鼓勵願意提升與挑戰自我的學生選修,藉此訓練學生「實際動手、具體執行」,從感同身受出發,透過對真實問題的對號入座,處理一個具震撼性的真實問題,動手設計具有獨特性、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執行過程以3人組成的團隊為執行單位,共同執行一個社會創新專案實作,透過細部執行計畫以及「設定目標」、「動手解決」、「回顧與發現」、「再行動」的不斷循環,體會一群平凡人如何讓不平凡之事發生的過程。而且每周都有50分鐘的現場實作時間,熊震寰會根據當周實作內容,提供工作指南與工作底稿,幫助學生掌握工作要領,完成實作。

激發年輕人鬥志,讓世界變更好

熊震寰表示,自己之所以願意投入教育界、站上教學現場第一線,就是希望結合自己在企業界的實務經驗,幫助青年學子具備可以與時代接軌、被企業所用的能力。他語重心長談到,在美國,有14歲的少年因為叔叔罹患胰臟癌逝世,而激發他努力研發有助於早期檢測出癌症的癌症試紙。

不只如此,國外也有九歲孩子因為看到遊民無家可歸,而想出一個讓遊民有東西吃、有房子住的改善之道。類似這樣的例子在國外並不少見,但臺灣卻很少看到,「因為臺灣父母常給孩子摸頭,讓孩子誤以為自己已經做得夠好,而忽略了真實世界中存在許多自己還沒經歷過的挫折。」經年累月下來,只會讓APP世代變成什麼事都無法解決的「軟腳蝦世代」。

「我希望激發臺灣年輕人萌生一種『世界會因你的誕生而不同』的鬥志,以及讓世界變得更好的企圖心。」 熊震寰說,年輕人不應該只享用世界給予的資源,還要運用世界資源解決社會與弱勢族群的問題,展現“you can do something”的行動力。

20所大學六千個學生,改變臺灣教育的力量

因此,除了現有的中原與政大之外,熊震寰未來的開課目標希望能擴及到20所公私立大學,讓六千名學生能在一百家企業的資源挹注下,都能有機會修習類似的開創實作課程。

為此,他曾應教育部之邀至全國大學校長會議演講推廣,讓各大學校長了解這樣的創新教學模式,希望藉此為高等教育挹注創新活水。相關課程可參考課程網址(https://wa.nccu.edu.tw/QryTor/)

「當每一年都有六千個學生投入學習、培養實作能力,自然而然就能形成一股正向循環的轉動能量,成為改變臺灣教育的力量!」他期待這一天能早日到來,讓改變可以成真。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評鑑雙月刊第66期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以行動實踐社會創新 熊震寰要帶APP世代改變世界



 返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