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大學校園 【土木工程系】一場與力學對抗的非凡事業
【土木工程系】一場與力學對抗的非凡事業 ---系專業領域--- 培養學生從事土木營建相關工作所需之專業技能, 特色專業有:1.建築資訊模擬(BIM) / 2.施工實務 ---證照規劃--- 1.工程測量-乙級 2.甲種營造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 3.模板支撐作業主管 4.施工架及施工構台組配作業主管 5.工程製圖 6.BIM專業3D建築資訊相關證照 ---校外實習單位--- 大陸工程、旭源營造、皇昌營造、冠全營造、利晉營造、寶佳機構、傑瀚營造、國產建材 ---未來就業發展--- 1.土木技師:年薪120-150萬(平均月入10萬以上) 2.公務人員:月起薪37,000元以上 3.檢測人員:月起薪32,000元以上 4.工地主任:月起薪40,000元以上 5.監工:月起薪35,000以上 #土木 #建築 #營造 #土木工程師 #結構工程師 #大地工程師 #土木技師 #水利工程師 #環境工程師 #監工 #工地主任 #土木工程系 #健行科大 #健行科技大學
高中校園 【108課綱】臺東女中美術班 藝術家入校活化教學
國立臺東女中美術班結合藝文界及高教資源,與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駐校藝術家鄭元東合作辦理「切、挖、刻、掘的合奏:與公共藝術家有約」師生研習課程,讓教師透過與藝術家共同備課活化教學,進一步將公共藝術的概念融入課程設計當中;學生則在藝術家與老師的指導下,於精進雕刻技法的同時,也能以創造性思維連結環境、空間、美感與人文。 為培養具藝術才能的學生開展自我,教育部國教署訂定「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辦理藝術教育作業要點」,提供學生循序漸進的專業藝術學習,並引導具美感及創意等藝術表現,進而養成專業藝術教育所需的基礎人才。 跨校特色課程 體驗公共藝術 走進國立臺東女中的國畫教室,美術班與選修「美感設計」跨校特色課程的學生們正忙著與PU方塊奮戰—這是一種工業設計中製作原型的素材,質地柔軟,容易塑型。在藝術家鄭元東講述公共藝術的內涵與案例後,學生們在美術老師的分組指導下,運用切、刻、挖、掘、刮、磨等雕塑技法,將腦海裡的設計透過PU方塊呈現出來。 國立臺東女中美術科老師康毓庭表示,這堂課的目標是完成一件能與校園景觀相互融合的雕刻作品,藉此體驗在公共空間中藝術存在的可能性。藉由跨領域課程規劃,引進大學端教育資源與藝術家創作歷程分享,能進一步潛移默化學生的美感素養。 臺東女中美術班學生正在雕刻PU方塊形塑作品。 藝術家入校 拓展學生視野 康毓庭說,臺東地區雖然交通不便,但獨特的自然景致與人文風光卻是陶冶藝術氣質的最佳場域,諸如南迴藝術季、東海岸大地藝術節、縱谷藝術季等活動,吸引各地藝術家前來創造令人驚豔的公共藝術風景。為了拓展學生的視野,讓所學更貼近生活,她積極邀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駐校藝術家鄭元東入校,導入公共空間的創意性思考,希望能讓學生在學習技法之餘,同時也能體會環境、空間、美感、人文的交錯並列,讓個人存在更具美感,生活中得見藝術。 國教署表示,新課綱強調「成就每一個孩子」為願景,透過引導學生在專長領域學習,能循序漸進奠定專業藝術發展所需的基礎能力。期待未來有更多學校與在地藝術家合作,拓展學生視野的同時,也使學生能將藝術與生活產生深刻的連結。
高中校園 【仁愛高農】園藝科綠手指 活化校園造景
為鼓勵技術型高中與在地國中小加強合作,教育部國教署近年推動「校園角落造景活化計畫」,由技術型高中協助國中小美化校園景觀。其中,南投縣國立仁愛高農與大成國中學生共同合作改造校園,不僅讓在地國中校園景觀煥然一新,更助於國中學生認識體驗造園美學。 仁愛高農校長陳威男表示,造園景觀技藝是該校園藝科的特色課程,除了培育學生成為綠手指,更要兼具造園美學,同時鼓勵學生參賽累積經驗,而使有推廣造園技藝及在地紮根的想法。該校實習主任施芸芳及園藝科師生團隊,自前年開始籌劃至各國中推行校園角落特色造景計畫,已陸續協助當地仁愛國中校門、宏仁國中校園、埔里國中校門口大變身。而近期大成國中的改造,則經實勘後規劃擇定校園內部具有象徵意義的地方,並以生態環保、童心童趣為造景主題。 仁愛高農透過計畫,亮點布置校園角落。 綠手指 揮灑園藝美學 仁愛高農園藝科師生團隊從學期初即開始進行創意發想、輪胎彩繪,為造景主題做準備,並帶著大成國中對造景有興趣的學生動手改造校內環境,從基地分析、主題設計、工具與材料認識、工程施作進行造景實作課程,在美化校園的同時,也深化學生與校園連結,提升對學校的認同感。 大成國中校園造景以「小小兵」為主題,並以瓢蟲和蘑菇進行點綴,用活潑生動的主題象徵師生歡樂上課情形,而藉由可愛的造景,也吸引學生重新認識景觀意涵。 大成國中校長陳清濱感謝仁愛高農園藝科師生到校指導學生共同完成校園美化,使在傳統硬梆梆的水泥建築中,能夠注入生動、富有樂趣的新感官體驗,同時,以實作方式進行課程,也更能增加學生對造景的思考和靈活度,使造景能融入於平時生活。 國教署表示,未來仍將持續藉由計畫透過高中職與國中端的合作,達成師資、設備、課程等教育資源共享,進而提升南投地區的教育品質與競爭力,均衡城鄉教育落差。
高中校園 【老師好酷】北一女中周芳妃 培育科技女力
她是全國高中女教師第一位化學博士,但是,這位化學博士,高中時化學成績卻很少及格。從滿篇紅字到成為博士,周芳妃的人生,看似一則反敗為勝、激勵人心的精彩故事,但就如她所述,其實更像是「一隻會飛的鳥,卻被放在陸生動物的環境中飼養」的故事。 「我這樣的個性,如果當老師,一定會誤人子弟!」從小在香蕉王國高雄旗山長大,皮膚黝黑的周芳妃個性好動又好奇,成天爬牆爬樹、調皮促狹,沒時間唸書,但不知怎麼地,成績還特別好,那些女生最怕的物理、數學,她信手拈來就是一個滿分,親朋好友因此一致認為,她生來是讀書的料,將來一定要讀師專、做老師,光耀鄰里。但周芳妃打死不肯,就是「不想誤人子弟」。 周芳妃於2015年榮獲教學卓越金質獎。 成績優異 除了化學 不讀師專,高雄女中成績優秀的她,想當然爾,最終肯定是以考取第一學府臺大結案,然而,精彩的故事向來不是這麼寫的,天不從人願,她考取的竟是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化學系?」光聽這三個字,就足以讓周芳妃悲從中來,因為她始終認為自己擁有許多天賦,唯獨缺化學。 「我高中化學不及格耶,大學讀化學系那不是注定完蛋了嗎?」在家哭了好幾天,最後還是得硬著頭皮北上入學;沒想到,大學裡令人眼花撩亂、目不暇給的社團,以及來自各地的同學好友,讓喜愛多元學習、獵奇嚐鮮的周芳妃再次萌發了希望,而願意留下來好好讀化學。 「過去,我可以把整本化學書背下來,但背得再精熟,考試依然不及格。」由於當時,高中仍缺乏化學實作環境,學生只能憑藉強記的方式「讀」懂化學;但這錯誤的學習方式,差點使周芳妃的天賦夭折。而臺師大化學系則是一片滋養化學人才的沃土,透過紮實的訓練以及大量的實驗,讓周芳妃的化學天賦得以紮根成長、自由飛揚。 融會貫通 教化學 「過去我以為自己不是讀化學的料,經過臺師大的訓練,我才發現,原來我還真是個讀化學的料。」她說,化學是由許多科學家,從實作經驗裡累積的豐富知識,單靠死記硬背其實是沒辦法理解的;而這段學習歷程,則讓她領悟到,啟蒙孩子應先透過探究實作,才能和科學理論知識聯結貫通。 因此,周芳妃大學畢業後毅然放棄出國進修的機會,決心成為真正的中學老師,「我不只要幫助學生把升學這關考得好,為了全臺灣中學生未來二十年的學習能力,我要幫助他們都能做實驗。」 周芳妃特別想教女生學科學,因為在她的成長經歷中始終看見,臺灣社會看待女性價值,依然存在著許多不平等,「我的母親從小成績優異,擁有數學天賦,但受限於當時社會環境,認為女性不應唸太多書而失學;更為了家庭經濟所需,而選擇犧牲自我天賦,一生以勞力餬口。」 因此,周芳妃希望幫助學生,不因性別或弱勢而阻礙了學習之路,更立志成為可啟發學生創造力的教師,年年指導女生做科展。 持續前進 翱翔天際 任職北一女教師30年來,周芳妃時常從學生身上看見當年的自己。她說,資優生有一個特質,常常會自我暗示:不可以求助,「因為如果這個問題連我都不會了,還有誰會呢?」她知道,那是一種不願示弱的心情,也是無法輕易交付信任的孤獨與無助,因此,周芳妃時常鼓勵學生,私下來找老師討論,「私下討論像是一種學習診斷,可以讓我瞭解到學生的學習方法,理解他們的學習盲點,進而幫助他們學會如何釐清自己的問題。」 課堂上,周芳妃特別喜歡說故事,自己的故事、學姊的故事,特別是那些歷經周折與挫折,最後終於突破自我的故事,藉著故事,她希望幫助學生看見自己、自在學習,不要太早沮喪,「因為你也可能和我一樣,是一隻會飛的鳥,只是被放在陸生動物的環境中飼養。」她說,如果你是鳥,有一天你會長出翅膀遨翔天際,「重點是不要放棄,要一直前進。」 當學生失敗氣餒時,周芳妃更希望成為一股安定的力量,陪伴她們恢復養傷,因為這條尋找自我的道路,她曾經走過,她要幫助和她一樣的孩子,讓天賦自由。
大學校園 【餐旅管理系】 圓你一個精采人生創業夢
餐旅管理系「圓你一個創業夢」 系專業領域: 深化餐旅專業知能→輔導證照考試→校內外實習訓練→就業或創業 給您創意力、創新力、創業力的職場優勢 學生出路: 旅宿業/餐飲業/郵輪業/服務業無縫接軌~ 營運外場職涯路徑:組長(領班)/儲備幹部-主任-副理-經理-協理 餐飲內場職涯路徑:廚師-領班-副主廚-主廚-行政主廚 吧檯專業職涯路徑:咖啡師-杯測師-烘豆師-調酒師-品酒師-侍酒師 4.後勤部門職涯路徑:專員-組長-主任-副理-經理 5.日本、新加坡、法國海外就業 6.青年創業、餐旅微型新創 #餐飲 #咖啡師 #海外就業 #專業設備 #餐旅管理系 #健行科大 #健行科技大學
高中校園 【2022總統教育獎】12名高中生 逆風飛揚獲殊榮
「2022年總統教育奬」高中組今年共有12名學生榮獲獎項,臺中有4名、屏東有2名,其他如宜蘭、臺北、桃園、南投、彰化、高雄等各有1名。這些同學以不畏困境、力爭上游的學習精神,為實現夢想的未來持續前行。 總統教育獎於2001年設立,是國家最高教育獎項,每年選出56位學生,包括大專組8名、高中組12名、國中組18名及國小組18名,透過這個獎項讓更多人看見這群學生的努力,面對人生中不同的逆境仍能熱情學習的歷程,發掘世間的良善,為社會帶來鼓舞與力量。 12名高中生獲殊榮 總統教育獎 推薦條件 2022總統教育獎的推薦條件以在逆境中仍能奮發向上、樂觀進取,且能發揮服務奉獻、孝行表現等情懷,對社會風氣有良善影響,或在各項領域具特殊才能而出類拔萃者為遴選標準。今年,全國共推薦352人,其中167人經初選進入複選,再由學校教師與行政主管代表、學者專家、社會公正人士擔任複審委員,赴各校實地訪視並推薦各組獲獎名單,最後提至總統教育獎委員會審議通過。 得獎者可獲頒獎狀、獎座及獎助學金,大專組每名25萬元、高中組每名20萬元,國中組及國小組每名15萬元。除了彰顯國家對學生優良品德及特殊才能的重視,更激勵學子見賢思齊,激發向上學習的動力。 此外,受推薦參加總統教育獎複審而未獲獎者,也會由教育部擇優頒發奮發向上獎獎狀一紙,以及2萬元的獎助學金,以資鼓勵。
大學校園 健行科技大學111學年度【舊愛新歡】社團博覽會
本校111學年度社團博覽會於9月14日晚上8點完美落幕。 氣泡水、可樂無限暢飲,還有滿滿的抽獎活動! 走野營派對的風格,讓同學們更認識、更接近學校的社團與系學會。 今年一如往昔有四大類型社團,分為自治綜合聯誼性、學術學藝性、體能康樂性及服務性共60個社團參與。 想要課後學習民主法治公民素養、文藝文創、美食休閒、體育健身及參與服務社會活動,都可以隨意挑選歡迎參與。
大學校園 學習無國界 長榮大學航管系師生赴日與姐妹校師生共思產業新思維
長榮大學航運管理學系由副教授邵珮琪率7位學生從9月4日至9月11日赴日本進行「公共交通運輸主題研習營」實體交流活動,探討後疫情時代之觀光交通產業。 本次活動由日本櫻美林大學(J. F. Oberlin University)籌劃,該校教授戶崎肇 (Prof. Hajime Tozaki) 主動邀請長大師生進行三國交流,櫻美林大學、斯里蘭卡General Sir John Kotelawala Defence University、臺灣長榮大學師生分別從今年2月、6至8月進行一系列線上研習,並於九月赴日本完成實體交流。 研習營主要目的是促成日本、臺灣及斯里蘭卡的同學藉由了解日本與母國的觀光產業與公共運輸設施,進而在不同國家的運輸建設基礎下,提出振興母國觀光經濟策略,本次行程包括參訪櫻美林大學新宿校區、日本科學未來館、日本航空公司聯合管制中心( JAL Integrated Operations Control, IOC)、山梨縣立磁浮列車展示中心等。航管系主任徐文華指出,此次活動全程以英文進行並參訪日本公共運輸系統,帶領學生從生活化的角度思考後疫情時期的觀光產業活動,是當前重要課題。 今年的「公共交通運輸主題研習營」實體交流活動是繼線上研習營之後的擴大辦理,除了原先規劃的線上研習外,更增加日本交通運輸的實地參訪以及各國師生小組討論交換不同國家之交通運輸經驗。國際長李敏瑜表示,長榮大學於2019年邀請戶崎肇至本校進行日本航空業現況分析之講座,分享他個人在日本航空業任職之經驗及學術觀察,也促成日後兩校以公共交通運輸為主題的交流計劃。 邵珮琪認為,疫情之後,交通及觀光產業勢必有不同的新思維,學校與姐妹校的合作,讓學生在國際交流中學習公共運輸產業的經營管理新思維以及各國觀光政策在後疫情時期的應對策略,對學生的學習有聚焦且專業能力強化的具體成效。
大學校園 健行科技大學成立甲三球隊實現學生籃球夢
來囉~來囉~ 大家期待已久的《甲三籃球隊徵選》 讓喜愛打籃球的同學都能有機會登上夢想舞台 甄選時間:9/14 (三) 中午12:00 甄選地點:健行科技大學體育館二樓 喜愛打籃球的健行在校同學們歡迎一同加入喔!
大學校園 長榮大學疫情後久別重逢馬來西亞 參與多元活動增進情誼
長榮大學多年來與馬來西亞維持熱絡互動,2020年因全球疫情嚴峻,暫緩實體交流,2022年重啟訪問行程,從八月底至九月初展開一連串活動,包括參加高等教育展、文華之夜、拜會夥伴高中及姊妹校、辦理咖啡工作坊、簽署合作備忘錄及舉辦感恩餐會等。 睽違兩年多,今年長榮大學再次參與馬來西亞台灣高等教育展,並由副校長吳佩芝及國際長李敏瑜代表出席由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聯合總會(簡稱留台聯總)主辦,一年一度大馬留台人盛事「文華之夜」。長榮大學是台灣唯一多年持續捐助留台聯總貸學金的高等教育機構,留台聯總總會長及各分會會長也十分肯定長榮大學優良的辦學成果,以及對馬來西亞留學生長期以來的照顧。 此外,在副校長孫惠民領軍下,接力拜訪古晉及詩巫姊妹校並進行交流。由入學服務處境外業務組組長王佩茵拜訪石角民立中學、西聯民眾中學、古晉第一中學、古晉第三中學、古晉第四中學等夥伴學校。孫惠民則拜訪分別位於詩巫、吉隆坡的姊妹校砂拉越科技大學(UTS)以及思特雅大學(UCSI)。 同時,創新育成中心為延伸落實國際社會責任、擴展咖啡產業知識宣導,與畢理學院、信航企業、美門殘障基金會共同在東馬與西馬各辦理一場咖啡工作坊,協助設立新咖啡品牌TITO Coffee、推廣美門咖啡新品並與合作單位簽署合作備忘錄。 長榮大學為感謝東馬友人在疫情爆發後兩年多來,持續合作並致力於教育志業,特別在詩巫辦理感恩餐會,約六十位東馬友人受邀出席,包括長青集團董事長張泰卿、砂拉越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主席劉利民、馬來西亞留台聯總前總會長拿督陳紹厚、副總會長陳章遠、砂拉越留台總會署理會長黃慶龍、砂拉越科技大學副校長Prof Datuk Dr Khairuddin Ab Hamid、畢理學院院長許鈞凱、信航企業執行董事黃勇仁、學校國際顧問拿督鄧惟通和周道惠,以及詩巫與泗里街地區中學校長與老師等。 疫情後首次馬來西亞實體拜訪行程,讓長榮大學代表團深刻感受到,即使時空相隔,久別重逢,也並未削減大馬友人對長榮大學辦學理念的鼎力支持及充分認同。
大學校園 HAPPY LUNCH 國際處舉辦WELCOME MOON FESTIVAL
在新學期開學之際,為迎接中秋佳節,9月8日長榮大學國際處舉辦以“Welcome Mid-Autumn Festival”為主題的Happy Lunch活動。集結來自馬來西亞、越南、韓國、日本、坦尚尼亞、台灣等國家學生將近40人參與同樂。 藉由午餐時間,參與同學們分享了各自國家中秋節的意涵並介紹獨特的文化風情,還一起製作手工燈籠,活動中永續發展國際學士學位學程學生的吉他表演讓氣氛熱絡、國際處也特別準備月餅應景提供享用。活動結束後,學生們都紛紛表示,很感謝國際處的用心讓彼此能透過此活動認識更多不同國家的學生。 國際處國際學生服務組為幫助留學生融入台灣生活,結交台灣新朋友,每月舉辦一系列快樂午餐活動 “Happy Lunch” 當我們「吃」在一起;讓不同國籍、科系師生能在享用餐點的同時,不僅是文化交流,還能互相分享生活經驗以及面臨到的問題,認識彼此、互相協助。
大學校園 2022亞太根與芽青年高峰會連結SDGs 三跨國方案展現青年行動力!
為擴展國際視野,推展跨國青年行動方案,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長榮大學國際珍古德根與芽生態教育中心與綠色大武崙社區辦公室在5月14日至15日共同舉辦2022亞太根與芽青年高峰會,促成3個跨國團隊並在8月27日進行成果發表。學員表現超出預期,克服語言、時差等困難,發揮青年影響力,展現亮眼的行動成果。 「2022亞太根與芽青年高峰會」促成3個跨國團隊,來自日本、印度、孟加拉、坦尚尼亞、蒲隆地和史瓦帝尼共16人,給予3個月的時間執行計畫,在8月27日進行成果發表。發表當日上午邀請臺灣大學國際事務處全球關係總監吳霽儒分享,如何發揮影響力提升大眾環境知能,並鼓勵學員運用創意設計並走出同溫層,擴大影響力將環境意識實踐在日常生活中。 在成果發表會上3團隊大顯身手,「創意森林」以小型森林(Miyawaki Forest)為概念,在孟加拉與台灣兩場域進行實地種植,復育在地原生植物,提升生物多樣性,並透過社群與線上工作坊推廣分享經驗,面對氣候變遷採取行動。「Care計畫」團隊在坦尚尼亞與史瓦帝尼,與當地團體合作走入社區學校,建立正向的月經知識與態度,面對月經貧窮議題,教導學生縫紉布衛生棉,以多元的方式進行環境、女性與健康關懷,展現青年行動力,實踐社會工作精神。「Online MOOC」團隊聚焦在能源效率、生態復育和淨零排放,收集相關資料以影片的方式進行課程製作,架設網路平台,上架課程影片,發揮青年創意與自主學習能力。 長榮大學校長李泳龍表示,長榮大學與台灣珍古德協會合作,培育亞太青年成為推動環境教育的種子。淨零排放為全球關注的重大議題,很高興學子運用所學,跨國串連實踐行動。期盼明年可以接待亞太青年來到長榮大學,在本校珍古德生態教育中心進行實體的交流與學習。 台灣珍古德協會郭雪貞執行長表示,透過與長榮大學的合作,建立亞太地區青年交流平台,推動青年組成跨國團隊,輔導團隊實踐行動,過程中年輕學子展現的活力、創意與行動力,令人印象深刻。未來以實體活動為目標,邀請獲選青年團隊來台,鼓勵更多年輕人要相信自己,TOGETHER WE CAN!